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之民国崛起 > 81.第81章 新土地政策 (求收藏推荐!)

81.第81章 新土地政策 (求收藏推荐!)(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欧美法此时刚刚结束一战,还都在忙着处理着战后的利益分配和战后经济的复苏,而日本远比历史上还要忙,除了在谋取取代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外,还因为赵汉青的插足俄国内战,使得日本现在占据了俄国远东大片的土地。

这下子可乐坏了日本天皇,在此时日本天皇的地图上早就已经将华夏的东北和俄国的远东都划入到了他的版图当中,由此可以小日本的野心远比后世的还要大的多呀。

至于德国方面,赵汉青并没有派人和德国魏玛政府有接触,但赵汉青却派人联系到了德国军方,此时的德国军方大量的军人被迫退位,找不到谋生的活计,生活都成了问题。

而赵汉青借助一战时给德国军方秘密提供过青霉素打下的交情,秘密和德国军队达成协议,为了掩人耳目,就以招募工人的方式大量招聘了众多被迫退位的德国军人,让他们来到华夏腾龙军校教学和培训部队,这让德国军方看到了此时全世界都想着如何压榨德国时,还有人愿意向德国伸出援助之手,德国这也为后来德国和华夏的大规模合作奠定了基础。

甚至赵汉青还派柳书惠秘密找到了阿道夫·希特勒,这时候的阿道夫已经离开了军队,准备走上德国政界成立党派,赵汉青给他提供了一笔资金用来支持他组建纳粹党,这让阿道夫对这位远在异乡的“老弟”充满感激,这也让日后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的两大国家的巨头再一次有了命运的牵连。

赵汉青手中剩下的4000多万亩的耕地将集中起来,全部交给振汉集团西北农业垦殖公司去经营。

赵汉青以后是不会允许地主这一阶级的继续存在的,他开始逼迫那些地主们转型,从以前的坐等收租子到自主经营,不愿意自己经营的就卖掉土地,交给别人去经营,不要浪费的肥沃的耕地。

要做到这一点,赵汉青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方案,首先就是强制性的降低佃租,同时加强农业税的征收,让那些准备依靠收租子过日子的地主们,不仅不能靠收租子过日子,还要倒赔钱,通过这样的双重手段逼迫那些地主们转型自主经营耕地。

按照赵韩汉青的设想,以后西北农业走的将是大农厂和家庭农场相互结合的方式,家庭农场主要由农民来打理,采用机械耕种,同时这些家庭还可以自主的选择经营经济作物,自主饲养各类牲畜。

例如新疆地区是后世有名的棉花生产基地,那么新疆的农民就可以现在种植棉花,正好此时的西北纺织厂正愁着棉花供应不足,正在寻找新的棉花供应地呢,正好互惠互利。

有时候就连赵汉青也感觉自己是不是在玩火呀,和这个日后疯狂的德国元首扯上关系还真得小心一些呀,弄不好就容易玩火自焚呀,但反过来赵汉青又想,这时候和阿道夫扯上点关系,说不定日后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呢,反正随他去吧,日后自见分晓!

而这时候的俄国,那就叫一个热闹了,俄国红军在经历今年了5月份在乌法的失利之后,经过3个月的修养征兵,又拉起了一支近百万的部队,这不得不让赵汉青佩服俄布尔什维克的强大号召力呀。

而大农场则交由振汉集团西北农业垦殖公司建设,而公司的大农场主要集中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地区,那里是后世我国最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在同样的赵汉青也要将那里打造成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满足西北的粮食供求,那么这样振汉集团就将要彻底垄断西北地区的粮食供应。

刚一开始,那些刚刚分到土地西北农民们,还没有资金购买农机、化肥、农具等,赵汉青下令西北银行对这些农民进行小额贷款,免去利息,让他们到振汉集团农机制造厂购买农机以及购买化肥和农具,这些贷款银行将分三年从农民手中收回,只收回本金。

这样一来农业就能带动西北工业的发展,会给西北工业公司到来大量的农机、化肥的订单,给西北的经济发展注入生机。

而且采用机械化生产的新型农场就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空闲人员,让大量的空余劳动力可以从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加入到西北的工业发展。

随着赵汉青处理完农业上的事情后,时间也快要进入到了1920年,这期间赵汉青除了一直在关注着华夏国内和欧美列强们的情况外,赵汉青还一直重点关注着德国和俄国飞局势,柳书惠借助赵汉青在欧洲开设的公司的掩护,建立几条秘密的情报网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