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色黎明 > 117 先手(六)

117 先手(六)(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大呼痛快,他们对希特勒的演讲非常满意。幸灾乐祸的海勒母??约翰迅称”希特勒词锋雄健,理直气壮,而罗斯福刚张开嘴就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我已得出结论,欧洲绝不会发生什么战争,罗斯福想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战斗,他想搞垮欧洲的两个独裁者,从而在美洲树立起一个新的独裁者”!

天主教的报刊称”罗斯福的呼吁严重忽视了战后英,法所犯的错误和他们对中心国家的贫穷应负的责任”!评论罗斯福是”自讨没趣”更多的人指责罗斯福无故挑起争端,不该插手欧洲事物!

至于中国问题,美国人甚至懒得去讨论。就如那位美国议员所讲“希望在上万公里之外的英国人大杀讨厌的中国人,同样希望上万公里之外中国人大杀可恨的英国人。”

在1939年3月4日,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纳粹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双方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月6日,荷属东印度的旗帜被杀入雅加达荷属东印度总督府的工农革命军从从旗杆上撤了下来!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在因为胜利而满脸兴奋的工农革命部队欢欣的目光中,撤下荷兰国旗的战士高高举起荷兰的旗帜,奋力向着总督府前已经遍布聚集了进攻部队的广场上扔了出去。

他说,“我曾经不厌其烦地向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国家做过调查,第一,它们是否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而更重要的是,第二,美国总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应它们的请求提出来的呢,还是至少在它们的同意下提出来的?所有的答复都是否定的……诚然,我并没有对某些国家提出询问,因为这些国家,例如,叙利亚,目前还没有取得自由,而是在民主国家的军队占领之下,因而被剥夺了它们的权利。”

必须请罗斯福先生注意一两个历史的错误。他提到了,举例来说,爱尔兰,并且要求我声明德国不会进攻爱尔兰。我刚读到爱尔兰总理德??瓦勒拉的一篇演说,奇怪的是,他在这篇演说里,同罗斯福先生的意见相反,并没有非难德国压迫爱尔兰,而是谴责英国不断侵略爱尔兰……

“同样,罗斯福先生也没有注意下面的事实:巴勒斯坦目前并不是在德**队占领下,而是在英**队占领下,这个国家的自由受到了最残暴的武力手段的压制。”

德国国会的议员们笑得声震屋瓦,然而希特勒却一丝笑容不露,保持着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态,以期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罗斯福企图摆脱美国孤立主义的尝试遭到了失败,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白毛老狐狸并非不想回应英国的“新八国联军”的申请。只是即便遭到了《茅山诛妖传》的嘲讽,美国民众也不想参与任何为外国人火中取栗的战争中去。

照片与摄像机的胶片忠实的记录下这全部过程,那欢呼的军人,那些意气风发的青年,那飘落的旗帜,以及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

荷属东印度在西太平洋的统制就此终结!</dd>

1932年夏天,大约2万名退伍军人陆续从各地涌入华盛顿,要求联邦政府立即支付战时补助金。这些退伍军人中,有些就是巴顿的部下,其中还有救过他命的传令员乔??安吉洛。他们衣衫褴楼,食不果腹,住在被人抛弃的破旧房子里,有的干脆搭个棚子住在大街上。他们聚集在国会山周围游行示威。

以胡佛总统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认为这些人是革命分子,是颠覆分子,决心以武力加以镇压。巴顿出于阶级的本能,极端仇视所谓“布尔什维克分子”。也参加了这次镇压行动。

7月28日,巴顿奉命率队出发。上午,当他骑在马上,从埃利普斯河岸边向宾夕法尼亚大道眺望时,数以千计的老兵向他欢呼致敬。但他门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他们崇拜的英雄成了屠杀他们的刽子手。下午4时,巴顿带领一支骑兵,手中挥着大刀,在游行的老兵队伍中横冲直撞,接连将数人砍倒在地。

这次事件虽然靠武力平息下来了,但它留下了难以弥缝的创伤,使美国陆军在此后数年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为国家打仗,为了欧洲那帮入侵过美国的英国流血卖命,在美国政府许诺下种种允诺之后,这些老兵竟然遭到了这样的对待。1939年美国的孤立主义盛行,并非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努力煽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美国人民。

越过浩瀚的太平洋,为了英国的利益与万里之外的中国大打出手,每一个知道老兵进军华盛顿行动的美国人都发自内心的表示了真正的反对。谁知道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们九死一生后回到美国,若干年后还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