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四九九章 示之以诚

第四九九章 示之以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袁常提出的想法,郭嘉等人自然免不了一通称赞,若是他们知道袁常这万恶的家伙是抄袭的,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了。

跟几个心腹商议完毕,袁常又说道:“我之所以将这些改革的想法告诉你们,是因为你们都是我最可靠的同伴,值得相信。然而,只靠你们几个,是无法实现我们的大业,还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只是,我提出的这些改革想法,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刘和,公孙续他们的赞同,毕竟这会损害到大家的利益,你们认为,这该如何是好?”

对于赵云,郭嘉他们而言,并不看重自身的利益,但是,这不代表每个人都跟他们一样。所以,一旦袁常提出这些改革,不知道刘和,公孙续等人会有什么意见,搞不好,会因此闹得分崩离析。

于是,在袁常的提议下,袁常的几个心腹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接着,在接下来的几天,袁常和几个心腹日夜谋划分析。虽然袁常已经提出几个改革制度,但是,制度并非是说说就行了,要如何推行,如何执行,都要仔细谋划分析才能做到。就如袁常提出的要将土地收为国有,以租赁的方式租给百姓耕种。要知道这些田地并非都是一样,有分为上等田、下等田和荒田三种,没种田地的产出自然会有差别,当然要仔细讨论研究出合理的方案。否则,三种田地的赋税收取一样,又如何让人心服?袁常前世的时候,田地都经过上千年的开垦,再加上科技条件,自然没有上下,优劣之分,可是现如今的科技条件,自然是要区别分开,这也是袁常之前没想到的问题。不过不用怕,他有一干好手下,经过众人的仔细讨论之后,也算是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

至于说兵制的改革,袁常对这一方面就比较熟悉,故此,多是袁常述说,众人倾听,再提出一些符合当时代的意见,从而完善了袁常的兵制。

首先关于军衔的改革,袁常自然是照搬照抄前世的制度。

士兵入伍,为列兵,入伍一年的士兵则自动升为上等兵;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三年期满则升为下士,至于在此期间有功劳。自然是另外算;士官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和一级军士长,共为三等七级;尉官分为少尉,中尉和上尉;校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将官分为少将,中将和上将。至于元帅不设,只有到了战时才会临时设置,并没有实际的权利。只是一个荣誉职位。

士兵的职位,也统一照抄袁常前世时候的制度。

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军长,军中,副司令,司令等等。此外,团级以上的部队。则设有政委一职,政委的存在,自然是给大家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这里也就不表述了。

此外,对于各个等级该有多少士兵,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一个班也就相当于一个什,十个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十个人里面有一正一副班长;一个排则由三个班组成,加上正副排长,一个排则有三十二人。在排以下,最好明确人数。而连以上,就要更加详细的划分了。一个连由三个排组成,加上连长。副连长,指导员等。以及配备一个炊事班,人数大约在一百二十左右;如此。一个营四个连组成,人数约为五百;一个团由三个营组成,故此一个团约为一千五百人;一个旅则由四个团组成,人数约在七千左右;至于一个师,则是一万人左右,比之一个旅多一些配备。至此,师级别以下的士兵配置也就能够确定,至于一个军如何配备,自然要更加详细的商定。就像韩恂的东平铁骑,于禁率领的鲍家军骑兵,公孙续麾下的白马义从等骑兵,该如何归到哪个级别,也要经过重重讨论,并非立马就能决定的事。

“主公真乃大才,竟然能想出如此妙计,属下等佩服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