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四世三公 > 第七四六章 百岁山

第七四六章 百岁山(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刻,刘协等几人尽皆感慨。刘协毕竟是有理想的天子,要兴复汉室,且原本历史上他背逼退位之后,当起了大夫,可见是真心为民。因此,闻听中科院改进谷物产量,自是心中欢喜;而杨彪等几人亦是如此,虽说世家大族多有为富不仁之辈,然则,杨彪他们几人毕竟是书香门第,虽然会争权夺利,但是,对待百姓这一方面,仁善之心还是有的。

这一点还是让袁常满意的,若是如那种想要在饥荒之时囤聚粮食而发财的人,袁常自然是不会客气。

等刘协他们称赞完毕之后,徐庶再次说道:“此外,南越国等地有一粮食,一年可栽熟三四次,主公亦是派遣人马前往南越国取此粮种。江东等地有不少百姓有种植此等粮食,奈何没有朝廷为之推广,并不能让百姓大肆种植。况且,新的粮种百姓亦有顾虑,唯恐颗粒无收,故而,南越国的粮种未能得到传播。而此等粮种,需在南方气候温热之地种植方可发挥其作用,若是在北方种植,怕是未能发挥其优势。如今,要想传播种植此等粮食,想来要以元首之令诏告南方诸州委员长。”

听闻南越国的粮食一年可三四次栽熟,刘协大喜,有如此粮食,天下百姓必然不会再因为粮食的问题而忧虑。然而,谁知道徐庶后面又说此等粮食无法得到推广,想来也是,一种新的粮食,谁敢放心的种植,若是颗粒无收,一家老小怎么办?只是,徐庶说让他以他的名义诏告南方各州特派委员长,刘协内心也没有底。毕竟,他一个毫无权势的傀儡,能对那些大佬有什么约束?

轻叹一声,不过不管那些大佬是否会听他的命令,反正下一道命令,也废不了多大的功夫,因此,便道:“既如此,吾便下一道旨…通知,令各州栽种新粮种。”

“唉!”

杨彪等人也是长叹一声,无论是否与袁常的关系亲近的,此刻内心之中都希望袁常派出的船队能够平安归来。若是袁常口中的粮食真能达到袁常所说的程度,那么,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让人期待的了,相对而言,对袁常的不满又能算的了什么。

“主公和诸位,相信那些勇士为了中原百姓做出如此壮举,漫天神佛必定会庇佑他们的。”

徐庶安慰了一番,众人也只能希望如此。徐庶见众人神情稍稍平复一些,于是接着说道:“可食用的食物种类虽然增添,却并不一定能够彻底解决粮食问题。而出海的勇士尚未归来,因此,中科院同样对中原的小麦、水稻等谷物进行了研究。一来,提高这些谷物的产量,二来,使用技术手段加快谷物的生产时日,使得这些谷物可以一年之中可多次种植。如今,也都卓有成效,在产量和时日上都有了些许进步。不敢说让天下百姓免于饥饿之苦,至少可让三个州的百姓不虞缺粮的问题。”

“果真如此?”

对于各州能有多少听令之人,刘协也没有把握。不过,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其实,刘协却是不知,让他下一道命令是袁常和郭嘉他们商议好的。他们也知道刘协的命令没有多大的用处,或许根本无人听从。不过,这正是他们所需求的。早晚要与这些势力为敌,不过,到时候若是无缘无故的出兵攻打他人,在百姓的眼中终归是失了大义。若是有名义去攻打对方,那么,当地的百姓就不会有太大的抵触心理,若是无缘无故的,说不得会引起百姓的同仇敌忾之心,一同抵御幽州的兵马。虽然不把百姓的战力放在眼里,但是,伤及无辜的百姓终归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如今先挖个坑,日后出师便有充足的理由了。

刘协忍不住激动的问了一句,粮食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衣食住行,粮食自然是排在首位,衣服的问题,最多是穿的破旧一些,缝缝补补又三年并非是虚言;住的问题同样不大,这年头砍伐山林又不犯法,只要勤快些,盖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屋子也不是问题;行更没问题了,只要有两条腿,有无车马等交通工具,现如今的老百姓还没有那么娇气。

所以,食物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人若是饿个三两天或许还能忍得住。但是,时间再长一些的话,怕是就会做出一些无法预测的行为了。而若是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必然会得到百姓的拥戴,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敢欺瞒元首,确实如此!”

徐庶语气谦恭却又平淡,缓缓道:“主公尚在担任渤海郡太守之时,便已建立中科院研究此道。此后,终有所成,幽州百姓多种植改进之后的谷物,收成大涨,家家户户皆有存粮,无需忧虑粮食缺少。元首和诸位往城中一行,随便找一户人家询问,便可知晓此事真假。而官府亦有多余存粮,存放于仓库之中,若有饥荒发生,仓库之中的存粮足够百万百姓之用。”

“若如此,乃天下百姓之福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