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立志传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洪森也需要孙中山,以前需要他的声望,现在需要他作为总理权利的延伸。

由于最近人气的飙升,杨洪森特地抽出时间,接受了《中央日报》、《上海申报》的采访,他们在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府未来政策等问题后,也提出了社会上比较关心的话题。

“恒生银行、中国石化在美上市的成功,我想说的是,中国民族实业家,不应将眼光局限于国内,应当展望更加宽广的国际舞台,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份子。”

在上海《申报》的大篇幅报导下,杨洪森是无处躲藏,他想藏也藏不住,谁让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他决定恒生银行、中国石化在美国上市,就注定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国民的焦点话题。

6亿美元换算成新国市约21亿元,如此巨大的财富,让中国百姓,甚至自诩有钱人的富豪也唏嘘不己。

孙中山老早就知道杨洪森是大款,可没有想到他有这么多钱。

宋美龄也只是知道自家有许多产业,但是具体的市值并不清楚,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中央银行上的那400多万美元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这是因为她对权利远甚至于金钱的敏感。

当人们关注于杨洪森的财富时,那些专业人士更关注于杨洪森指掌两江以来经济增长情况,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增长中,欧战结束后在各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增长中,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与两江财团的大举扩张是分不开的。两江财团的势力范围已从江苏、浙江、安徽迁入两湖、两广、四川、西北地区。

对于日本来说只要将两江财团击垮,中国的经济很快就会进入负增长,但是两江财团在金融、能源、钢铁、纺织等领域完全处于垄断地位,更重要的是身处于权利核心的杨洪森可以灵活地运用政策性手段对两江财团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日本人无法打倒两江财团,就连美国的银行团在面对这种一个畸形怪物时,也只能选择合作。

在中国能与两江财团对抗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杨洪森系统地消灭了。如比较强大的北洋官僚资本集团惨遭政策性肢解,至于新兴西南财金力量,他们显然不够份量,至于其它的一些小的势力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还有什么力量可以与两江财团抗衡的那就只剩下南京中央政府了。

两江财团的核心是恒生、德华、徽商、上海等七家银行所构成了银行团,他们涉足于钢铁、纺织、水泥、面粉、能源、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各产业部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形成了一个极为强大的政治联盟。

孙中山需要杨洪森,没有杨洪森的支持,他会很快从元首宝座上跌落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