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立志传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1920年以来中、日之间的高层互访增多,这标志着中、日外交关系的解冻。

中、日之间太过亲密是美国不愿看到的,中、日贸易的增加,尤其是中国对日纺织品进口的增长,导致了美国纺织品的竞争压力增大。日、美在华的竞争中,日本占据着地理方面的优势,这势必会造成日本对华影响的扩大。

美国高估了日本对华的影响力,其实影响力这东西是相互的,日本可以影响中国,中国也同样可以日本。中国现在对日本的出口由最初的原料向半成品发展,比如在钢铁领域,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二大钢铁进口国,中国钢铁企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革新,在成本下降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质量。1919年中国钢铁达到了132万吨,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大量的向日本出口。

随着中、日关系的迅速升温,日本所需要的资源在中国都可以购买到。

日本通过与国府修订关税,实现了从中国原油进口,打破了美、英、荷在能源领域的封锁。

这是东盟历史发展的新时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东盟促成了远东的新的政治构局,而中、日之间也加快了政治、经济、外交正常的进程。

孙中山由于推行“亲日”政策,其民意支持率下降,根据上海xx调查机构摸底,两江地区80%的人反对与日本建交,5%的人表示在新形势下应当努力实现中、日和平共处,另外15%的选择了弃权。

在调查中民主党领袖黎元洪的支持有所上升,他反对派的主要支持者。

“我们这是在帮助日本,这是在养虎为患。”

继江苏油田、陕北油田、甘肃油田之后,中国石化按照杨洪森的秘密指示,完成了对河南预定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杨洪森已经着手开发河南,通过新型的石油产业来推进河南的经济发展。

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人均无好感,甚至抱有敌意,对于“亲日”政策充满疑虑。

孙中山提出大东亚共荣的构思,杨洪森加以完善和推动,这一理论在日本很有市场。

“为了加快中、日经济的发展,扩大中、日两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地位,中、日两国应当加大社会化分工,通过不断革新,增加两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中、日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国经济应当在更高的平台,加强合作和交流。”

中国访日代表不断提出与日本增进经济合作,这让某些日本经济专家感到担忧,因为中国的身后是美国,而杨洪森的身边是一群如狼似虎的外国金融家,专家们提醒政府应谨慎对待中国的抛来的橄榄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