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立志传 >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与1916年相比,中国轻兵器生产有着大踏步发展,首先是技术设备的更新;其次钢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接着是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引进,中国成为了德国之外最大的毛瑟步枪生产国,1919年生产98毛瑟步枪30万枝,而在192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被刷新。

中国产“缩水版”的出口型毛瑟步枪只有德国原厂价格的四分之一,为了减少成本中国军火工厂,将木柄枪托被减化,刺刀座完全被省略,。

这些步枪除满足苏俄的需求外,还大量的赊销东南亚。对于广大的东南亚用户来说,他们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比如他们不需要直接付钱,可以用等价的物产进行交换等等。为了支援东南亚兄弟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杨洪森要求军工部门更多,更便宜的军火,最终实现东南亚诸兄弟人手一杆枪的目标。

没有人会真的愿意去围剿高察,英、法殖民地边防军与金三角其实都是一伙的,由于他们的不作为,高察在东南亚依旧活的很精彩。

在这种投资环境下,很多英国、法国商人们将目标转向了中国,而两国政府对本国商人在华投资积极鼓励。两国政府结成同盟,共同努力扼制美国在华资本,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如果放任下去,那些英、法将会被美国挤出中国。

英、法在华投资的增涨是杨洪森希望看到的。为了将英、法在东南亚的投资抢过来,该地区政治因此风云变化。诸如,泰国的数百位军人发动政变,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引起东盟各国的关注。

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受河内自治政府成立的影响,法国在该地区的统治变的岌岌可危。其保护下的诸如老挝王国、越南王国、柬埔寨王国纷纷向殖民地要求获取自治权,遭到殖民地政府拒绝后,这些地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主义运动。

缅甸人民解放阵线虽然放弃的武装斗争的路线,但是通过政治运动其影响力越来越广泛。

民族主义运动正在整个东南亚各国中快速传播。

布尔什维克思想的流入让殖民地政府大为恐慌,在印度和缅甸的十数个大城市英国当局对被指控为布尔什维克的人进行大规模搜查,逮捕4000多名怀疑为布尔什维克的人,许多人遭到枪杀放逐。这些人当中很多都并非布尔什维克。

中南半岛上的外国商人屡屡遇到绑架,法国殖民地当局对此极为头痛,实际绑架的对象并不限制于商人,甚至军人,。不过这些绑匪很讲仁义,只要付钱他们就放人。在中南半岛绑架外国人成为迅速发财致富的好路子。

很多投资商都遭到勒索,从银行到工厂,你要想安安稳稳地做生意,就必须付费。殖民地政府警察、军队再多也没有精力对付这些人,再者说很多地方警察都是他们的同伙。

杨洪森对东南亚兄弟民族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于此,而是将军火大量地向东南亚倾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