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立志传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陛下,请你不要失去信心,我们将击败中国,成为亚洲的主人。”

关于亚洲的主人,杨洪森也有类似的这种想法,中国有着300余万常备军,900万预备役部队,他需要更多、更多的军火,进口军火限制的条件太多,唯有发展本国的军火工业才是王道。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共有47家兵工厂,国府成立后经过重组保留其中有22家,经过七年的努力,国府兵工厂发展到了67家,这些兵工厂如果满负荷运转,每年可以生产60个轻装师的装备。不管日后的中、日战争由日方或者他挑起,杨洪森认为准备时间越充分他的赢面就越大。等打败了日本,他就是亚洲的主人啦。

日本在美英政治压力、本国经济大衰退和中国政党力量的影响下决定暂时服从了美英的安排,日本对外推行“协调外交”的政策,中、日之间开始恢复对话,双方大使再次握手言和。

“一年?二年?”诸大将沉默不语,天皇发现自己真是一相情愿,中国人一定会把战争拖下去,绝对不会向日本妥协。

日本陆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长期作战的意志和资本。以往日本军队太过容易就获取了胜利,尤其在对清政府的作战,但是时代已经不同了,再也不能用19世纪的思维模式去考虑20世纪的问题。

如果中、日之间的战争的演变过程若出现在日、俄战争时期的那种结果的话,就应当立即回避。

日、俄战争中日本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后一纸停战,赔款分文未取得。

“陆军能取得胜利吗?”天皇对陆军的取胜没有信心。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之间难以尽数推演,但取胜的机会应当在五五之数。”

“那么就是说我们可能会战败。”

这些陆军大将可比下面的那些刺头理智的多,中国陆军越来越难对付,而且在朝鲜半岛上中、日几次交手中,见到的中国王牌师越来越少,很多部队的番号都全新的,中国把朝鲜半岛当成了他们的练兵场。虽然事实如此,但他们却不能这么说,因为这将进一步打击天皇对华作战的信心和决心。

“与中日的决战必不可免,时下只有集聚力量,等待时机。”

天皇唉叹一声,“我只怕已经没有机会征服中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