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立志传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我们可以暂时将平壤放一放,继续北上进一步试探中国人的态度。”

因为三天就打到了平壤,日本军队声称二个星期灭掉韩国,本来他们只要一个星期的,但是考虑到中国因素,他们认为二个星期应该够了。得到进一步增援的日军将对包围中的平壤发动了进攻,然而驻守平壤的部队并不非士气低落,一直到7月28日平壤城然而在韩军的控制中,日本进攻部队不得不等待重炮部队的到来。向新义州方向推进的关东军也被阻击了下来,连续作战使日军的弹药消耗很大,而韩军王牌部队不但有装甲车,还有飞机,火炮也相当猛,如果不是太极旗,日本的士官还以为是中国军队。

朝鲜半岛双方激战十一日中国方面仍然没有武力介入的意思。

日本老脸皮厚对于国际社会的外交呼吁完全免疫,国内百姓在右翼势力的鼓动下欢呼雀跃。

关东军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占领韩国全境。

中国政府于23日对日本发出警告,“如果日本进攻平壤,中国立即对日本宣战。”

中国外交部的措辞非常强硬,这让日本高层就是否全面拉开战事犹豫不决,但是在朝鲜半岛上英勇作战的日本军人却勇往无向。

日本发动进攻的借口很烂,即三·八线的帝国军人失踪,要求到韩国一方内搜寻。

韩国边防军没有理有同意,日本随即展开进攻。韩国边防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利用韩军短暂的混乱,日军进一步扩大战果。

担任此事军事行动的主攻部队为关东军,他们被中国军队从东北赶到北朝鲜,接着又被赶到了南朝鲜,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在舔着旧伤。半年前他们加强了关东军的武装,并且谋划起北上计划。这是一次巨大的赌博,如果成功他们不但能血洗前耻,而且还能成为日本新一代的英雄。

二个星期后,关东军参谋部的诸君仍然还在兴奋之中,可是到了9月10日关东军参谋部的诸君神色有些黯然,战争正在偏离参谋部的最后推演。

韩国政府在这两个月内不断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杨洪森在北京与韩国首相朴金勇会面时,给出的理由是,“日本没有宣战。”

“中国政府将继续为朝鲜提供军事援助。”

作为关东军参谋部对整个战事进行了反复的推演。

1930年下半年,由于经济形式日本内阁正在进一步计划削减军费开支,军队中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但军人对于推翻现政府的意见不能统一,关东军等顺势将矛头指向中韩。

“看来我们将很快夺取平壤。”

“韩军与中国军不同,我们要在中国军队参战前,取得更大的优势。”

“平壤是韩国的首都,其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重大,我们要不惜一切的夺取他。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韩国国君、首相等政府要员都逃向北方,平壤守军兵力少,士气弱,我们正当一股而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