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毛骧抗倭的疤

第一百五十四章 毛骧抗倭的疤(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大对地方乡里的施压,建立起问询制度,还得找机会,好好敲打敲打这些大户。

顾正臣决定借郭家大案的风,整顿句容地方。

只不过,现在不是召集里长、地方大户的时候,因为深谋远虑的刘基与深不可测的毛骧要到句容来了。

等顾正臣回到县丞时

的傍晚,刘基、毛骧已带鞑靼俘虏抵达了句容西北三十里的驿站。

吴大称恍然。

顾正臣叹了一口气:“虽说这样一来,等同于放过了这些为恶之人,可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愿意收下钱财,息事宁人。百姓不上告,不递状纸寻求翻案,本官也不好干涉。”

吴大称想了想,确实如此,有钱能使人闭嘴。

顾正臣有些释然。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虽说这两人身份地位远远不是顾正臣可比,但按照朝廷规制,奉命差办官员无需送迎十里,顾正臣自然不会去三十里外接人。

这一条规定到了张居正时期已经是废成了渣渣,什么送迎十里,开嘛玩笑,人家送迎都是千里级的,跨省迎接,跨省送别,那个情真意切,远不是初出茅庐的顾正臣可以理解的……

乡里地方问题本就多,若地方大户所犯只是小错,知错就改,以钱财安抚了受委屈的百姓,这个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精力有限,时间有限,若真是一一受理,那自己就彻底被困在了县衙之中。

多年前的案件调查起来又繁复漫长,当年的证据、证人还在不在都已不确定,与其被堆积如山的小案件缠住手脚,不如让他们自行商讨解决。

虽说这种想法有些“不作为”的惰政思想,但对于现如今困顿的句容,已不能再继续停留过去,而是需要面向未来。

县衙只需要受理人命大案,民间协商解决不了案件便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