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三十五章 铜钱的麻烦

第三百三十五章 铜钱的麻烦(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元璋并不相信刘基的话,刚刚脸色换来换去,神情不对,明显是想事情,但也没多追问,转而说:“给军队打造信仰,让军队始终掌握在皇室手中,这对社稷稳定有好处,这其中细纲细则,咱想让你参与进来,等魏国公他们回来,你与他们商议敲定如何??”

刘基看着委自己以重任的朱元璋,很想拒绝,可也清楚没有拒绝的余地,只好答应下来,然后说:“顾正臣提出的军队信仰和大明子民身份两项倡议,立足高远,是利民利国之策。微臣以为,当行用之,以促使大明子民凝聚为一体,团结友善,以大明子民为豪情之事,不屈外敌,一致对外!!民心在,则江山永固。”

朱元璋与刘基下了羊市桥,沿着河岸向西而行:“顾正臣所提之策,着眼于江山万年,国祚永延。咱欣慰得紧,只是提出倡议容易,执行为之难啊。就以这大明子民的共同身份塑造来说,如何为之?百姓的自豪感,对朝廷的认可与拥护,来在哪里?找不到立足点,难做啊。”

刘基含笑,提议道:“上位,大明百姓都喜欢听到打胜仗,若是以捷报为引,兴许可为。大军征讨胜利,说明大明的军队强大而不可欺,说明敌人不会再袭扰大明的百姓,说明安稳和平的日子可以延续下去,大力宣传,定能让百姓以大明为骄傲,以自己是大明子民而自豪!!”

朱元璋点了点头,认可了刘基的提议:“这法子可行,只是打个大胜仗——难啊。你也知朝廷状况,战马奇缺,想要在近两年内大捷,不太容易。”

可朱元璋对此人的偏爱实在是太重,郭云对大明可没什么开国之功,也没有什么世袭的待遇,但朱元璋认为,郭云治理地方有政绩,忠义凛然,是个好人,所以他儿子郭洪,就当个开国功臣吧,授宣武将军,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世袭其职……

刘基很不理解老朱的这种偏爱,他爹挂了,直接选他儿子给开国身份,这于情于理、于功于军,说不过去啊。

但满朝文武,没人敢说什么。

刘基看着老朱这神情,想着郭云的事,猜想着,按照他这个脾气和秉性,估计太子出了问题,他也会选择太子的儿子接班,而不是太子的兄弟。

嘶!

刘基转而道:“眼下最紧要的,当是兴盛文教,广推教育,引导百姓知礼、知法、知文字。句容县正在筹备扫盲之事,臣以为此事可在各府州县一并推行。”

朱元璋背负双手,止住脚步:“要在其他府州县推行扫盲,需要将其教谕、训导召至国子学或句容学院,学习与掌握拼音方可。”

刘基暗暗咬了下舌尖,自己怎么能想太子不好,脑子还真是糊涂了。

眼下朱标表现深得文官好感,一个温文尔雅,仁慈勤勉的太子,总好过一个性情不定,偶尔暴躁跳起来就要射死人,剥掉人皮的帝王。

开国皇帝猛一点,可以理解,而第二任君主是守成型的,不需要那么多锋芒,朱标就是最好的人选,他可不敢出任何意外,否则鬼知道会死多少人。

朱元璋看着脸色不定的刘基,凑上前问:“咱问你话呢,在神游什么?”

刘基猛地惊醒,回过心思,惶恐地说:“这上了年纪,精神不济,时不时出神,有时在家中,出神一两个时辰,若非家人呼唤,说不得会坐上一整日,还请上位宽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