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第560章 难以奉命

第560章 难以奉命(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朝一日,大汉若能一统天下。大汉则能迅速安抚民生,而不是更多依赖地方大族,反而中国士族为了融入大汉,需要作出牺牲。

当下他的身体日渐衰老,疾病多生。为了后继者受益,刘备需要开个头。

诸葛亮迟疑良久,拱手说道:“虑政令之繁省,及汉室之昌盛。亮以为可如陛下之言,潜移默行,渐收辟权。”

“如明岁整肃官吏,如有粗鄙、渎职、懒政者,则是按律淘之。尚书台则发补吏名册至郡,由郡守择吏补之。下选官吏,不限籍贯,唯避郡守乡党、友人、宗族。”

“余者与旧事相同,可先观诸郡太守反应,而后考课新吏,继而再议此事,或从旧政,或行新法。如此为之,既可安天下,又可察新旧法令之不同。”

就在众人互相讨论时,刘备从外而入堂。

坐在榻上,刘备看向马良,问道:“诸君今下商讨何事?”

“禀陛下!”

马良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霍督以为不如借肃清郡吏事,收君县辟除权,将郡吏委任移至尚书台。诸卿以为不可……”

马良虽是不认同废郡辟除权,但出于公事公办的态度,依旧是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诸葛亮虽能感知废郡守辟除权的好处,但对于未曾施行过的政治制度,诸葛亮不敢轻易推行,怕坏了大汉政治。故而一向谨慎的诸葛亮,选择了潜移默化的政策。

听着来龙去脉,刘备捋着胡须,微叹了声,说道:“世祖皇帝以为地方之所以乱,多在兵权归属太守。然朕经历乱世,如实而言,如收郡辟除之权,则如断士子出仕当地之途,而贤士能者多归京师。”

“诸君所言不无道理,今安天下为主,而后以治天下为次。但朕以为安、治未必不可齐用,辟除之权不可骤收,今不如潜移默化,徐徐而图之。”

说着,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以为如何?”

刘备虽不擅长治政,但他作为君主,拥有极高的敏感度,尤其是经历过乱世逐鹿,对有些事深有感触。

霍峻的建议如能彻底施行,配合之前革新的选官制,天下之有志之士无不向往京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