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新秩序 > 第0459章 中枢之要(四)

第0459章 中枢之要(四)(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新天子布告天下,继续使用天佑年号。这一旨意在懂行的朝臣心里都明白,这是李诚中要接过天子大宝的象征。

尊李晔为太上皇,尊何皇后为太后,封李渐荣为皇太妃。这是上一任天子李晔的遗愿,李渐荣伴驾二十年,也终于算是修成了正果。

封李诚中为监国,加天策上将,开天策府,总揽天下诸道军政事,可佩剑上殿、宫城走马,与天子对坐而不拜,天子以“亚父”相称,自今往后,朝堂可一言而决!

后世史学界一致认为,天佑三年六月一日的洛阳大朝会,为李诚中夺取皇权做好了最后的铺垫。

这一家子在殿上又闲谈片刻,让何皇后等人回避后,李诚中便让张茂安去传百官上朝。

天子居于龙椅之上,两侧分别加了张靠榻,左侧端坐太子李祯,李诚中则坐在右侧。

文武百官依次登上乾元殿,分裂两厢站好,在韩全诲的吆喝声中,天佑三年六月初一的大朝会终于拉开了序幕。

大朝会是在韩全诲朗朗的诏书中展开的,这份诏书是天子自责的罪己诏。

“立政兴化,必在推诚;忘己济人,不吝改过。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赋车籍马,远近骚然;行赍居送,众庶劳止。力役不息,田莱多荒。暴令峻于诛求,疲民空于杼轴,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起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凌逼。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心腼面,罪实在予,永言愧悼,若坠泉谷。赖天地降佑,人只协谋,将相竭诚,宗藩宣力,群盗斯屏,皇维载张。将弘远图,必布新令。朕晨兴夕惕,惟省前非,乞之鼎器,托付宜人,东宫淑华,堪丕大宝……”

长长的罪己诏,自述天子登基以来的过非,承认自己执政以来,弄得“天谴人怨”,致使“贼臣乘衅”,“敢行凌逼”之事,因此愿意将大宝托付给“淑华”的东宫太子,从此后退位,不再视事。

罪己诏宣读完毕,早已心中有数的群臣全部跪伏于地,呜咽声中恭送天子。天子起身,摘下十二垂珠通天冠,置于宝座之上,然后洒洒然离开殿堂,自屏风后转出,自有人将他接往后宫安置。

天子去后,李诚中起身,来到太子面前,将太子的小手挽起,拉到宝座之上让他坐下。张居翰和张承业上前,一人手托天子摘下的通天冠,一手怀捧五龙衮冕。李诚中亲自动手,将大衮冕给太子披上,又给太子带上通天冠,然后回到自己的靠榻之上。

百官三跪九叩,向新天子朝贺。

韩全诲再次展开一卷诏书,当堂宣读,却是新天子的第一道旨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