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4章 计将安出?

第4章 计将安出?(第2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纵观大汉十三州,一百零四郡,恐怕刘焉是唯一一个闻贼兵至,匆匆发榜号召民间义军响应的太守,足可见其已失分寸。”

此言一出,刘关张顿时为之语塞。

之前,刘关张还没有领会到刘焉所发的榜文之中的离谱之处,此刻却是骤然反应了过来。

黄巾贼本质上也不过是义军,刘焉如今却是将希望放在另一群义军的身上,可谓是黔驴技穷。

更重要的是,刘焉所发榜文赋予了这些义军的合法合理性,极其容易造成割据一方的局面。

“黄巾贼人不擅攻城,届时城中百姓或能活命,但城外的大量百姓必将遭黄巾之灾。”

此言一出,刘备只觉得浑身汗毛直竖,仿佛隐隐间已经看到了铺天盖地的黄巾贼人如蝗虫过境,将整个涿郡吞没,乃至于蔓延到整个幽州地界。

或许,在太守刘焉的眼中,只要城池不破,那么就是有功无过,无须担心朝廷以此为由责罚。

可同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最底层的刘备更清楚的是,那些生活在城池之外的大量百姓一旦被黄巾贼人劫掠,要么忍饥挨饿成为流民逃难,要么就只能加入黄巾同化为其中的一份子。

底层百姓,太苦,也太难了!

因此,在李基看来,刘焉此人非蠢即坏!

站在大汉王朝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刘焉所发的义军榜文,还是后来提议的州牧制度,对于这个落日余晖的大汉王朝而言,所造成的破坏丝毫不亚于黄巾起义。

当然,如今作为真正被朝廷认可的汉室宗亲,刘焉的名声极好,颇得世人尊崇,所以李基并没有将心中的评价完全说出来,仅仅意指刘焉已失分寸,推断刘焉后续应对黄巾的打算。

终日埋首于田野之中,也须祈求风调雨顺,才能保证有来年活命的口粮,遭受不起丁点的冲击。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冷傲的声音,面如重枣,颌下有如瀑长须的关羽迈步走了进来,问道。

“涿郡太守刘焉可也是堂堂汉室宗亲,你何以断言其已经吓破胆?”

眼看着关羽的到来,李基的心中下意识地一震,生怕关羽来一句“君读春秋乎?”

不过,李基表面却还是面不改色,随口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