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朱门风流 > 第七百五十八章 郡主亲提点,倾轧几时休

第七百五十八章 郡主亲提点,倾轧几时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郡主怎会突然对万大人说什么让他好好读书?我瞧他那会儿大吃一惊的样子,真真是一头雾水丝毫不明白。他都已经是中了进士,那八股文的敲门砖早就丢了。”

“我又不是让他去念劳什子的八股文,他若是不明白我说的,杜学士总会明白。他是正儿八经的翰林庶吉士,又不像张越任过外职,只一味在六部迁转,什么时候才得出头?”

朱宁整理了下裳,想到今天见小五时她那满脸雀跃,不由得又想起了去白沙庄探望孟敏的情形。虽说是父母双亡,两个已经成年的弟弟都远在大宁,可她瞧着反而是开朗了许多。孟韬那个小混账单身在外头当军官,耐不住寂寞收了个通房,结果偏生孩子降生的时候,母亲却血崩死了,这孩子便只能送回了白沙庄。有了那个小小的孩子,孟敏就立刻不一样了。

“应妈妈,得空了你回开封瞧瞧。我那许多兄弟之中,若是哪家有没娘的孩子,抱一个回来给我养着。年纪要小些,不要那些五六岁就满肚子心眼的!”

应妈妈今天一直跟着朱宁,哪里不明白她突然说这话的意思,一惊之下就要劝谏。可看到朱宁闭上眼睛不出一词,她只得轻轻摇了摇头。已故的周定王那么多儿子,家家都是庶子一大堆,如今朱宁在张太后面前赫然比公主们还得宠,若是知道她要,谁家不紧赶着送上?既然朱宁下定了决心,她回去之后得访一个好的,决不能在将来给朱宁惹什么麻烦。

当初小五发现黄淮很可能患上了肺痨,杜桢就料到过他致仕的那一天——只要有名医妙手调护,肺痨并不是不可治的病,只要调养好了甚至能根治,但“能染人”三个字,却是逼得黄淮不得不退。此时此刻,听朱宁说这是杨荣所奏,杜桢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待得知太后曾叹官员清苦,他这才为之一动。

“郡主但请回禀太后,既然忝为大臣,自当处处留心。”

“那就烦劳杜学士了。刚正如顾都宪,也曾因为循旧例收受吏员钱财的事险些去职,更不用说其他清苦京官。先帝在时曾经在折钞时多加宽容,但如今朝中又有他议抬头,所以太后颇有忧虑。若是贸然听信了那些人的话,只怕会铸成大错。”

朱宁欣然颔首为礼之后就提出告辞。杜桢使万世节送将出去,自己却是站在屋外檐下出神。自古以来,官员清苦莫过于大明,即使如杨士奇和他这样的官员,食三禄也不过维持小康,更不用说那些六部属官。万世节这样最初没有田地产业撑持的,若不是张越让人代为经营,在京城就只能赁房子住,连人情往来都支撑不下。就犹如谷贱伤农一般,官员不能只靠清贵荣耀过日子,这俸贱了,一样伤官。

裘氏最懂杜桢的脾气,见他沉思也不去打扰,也不去唤刚刚遣退的婢仆,悄悄地退回了屋子。不一会儿,万世节就送了人回来,因见杜桢仍站在檐下,连忙走上前去。

“岳父,我刚才送郡主上车,她又提了一句,户部尚书夏大人如今年老体衰精神不济,虽夺情起复,毕竟是伤了身体,蹇尚书也是一样,恐怕都料理不了多久。再加上礼部等等都已经添了新人,所以皇上倒是有让元节尽快回朝的意思……还有,我……”

万世节顿了一顿,一头雾水地说:“郡主还莫名其妙地提了一句,让我好好读书,治事才能固然有了,可文采才名也是头等要紧的。”

前头的事情杜桢身在内阁,自然有数。蹇义夏原吉和杨士奇差不多的年纪,蹇义的身体也就罢了,夏原吉却因为在狱中蹉跎多年,和黄淮一样落下了宿疾,户部事务繁杂,再这么熬下去确实吃不消。可是,让万世节读书……

杜桢瞧了一眼万世节,忽然笑了起来:“郡主让你读书,你就好好读吧!好歹你是二甲进士,不要让人小瞧了。你写信给元节的时候,也把这话婉转提一提,你终究还是三年翰林庶吉士熬出来的,他却是避了馆选一直在外任官,学问两个字,就此丢开就不好了!”

傍晚已近宵禁时分,街头上的行人自然是行色匆匆,马车或是骑马人也无不是加快了速度。坐在稳稳当当的黑油马车上,朱宁靠着红锦靠垫,若有所思地瞧着别无装饰的车顶。一旁的应妈妈见她这副样子,只能没话找话说了几句,末了突然笑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