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立鼎1894 > 第二六九章 康有为定计,杀杨锄奸!

第二六九章 康有为定计,杀杨锄奸!(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哼,我倒不觉得那日本人有多么难打。不见前方聂功亭(聂士成)也打得有声有色吗?只要朝廷支应得当,何愁不能败之?就算一时无法将其驱逐出国境,胜算之下,加之合战折冲,列国调停,此事也定可反掌而定。需不用让李合肥得了便宜。”

“事前事后,总有个不测在其中干碍,却是没人能担得起那等天大干系。这料敌从宽……也是小心谨慎为要,总无过错。今日皇上听闻战报,也是十分欢喜的。”

“哎,就怕那李经方因此而得了圣眷,在李合肥之后继续掌握权柄,如此仍要让朝廷上下忧心。”

“说来说去,还是要怪那杨鼎世!若无他上下跳梁,煽风点火,皇上也不至于如此渴求战功,以致有冒进之嫌。如若引起颐和园那边的腻烦,少不得又是一场偌大的纷争。这却是何苦来由……。”

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在天津,李经方下定了超迈义父创立绝世功勋的决心。在京城,一群少壮清流们却也同样拿定了主意,不论想什么办法,总之要以最快的速度除掉杨浩,斩绝这一朝廷心腹大患。

翁同龢依然呆在京城府邸。托故病种不能起行,赖在京城不走的老家伙精神已见大好,对外却还是要死要活的说法,整日价各种珍稀药材流水一般的买进去。下人们平日里严守门户绝少抛头露面,偶尔见人也是长吁短叹一副老家伙要归西的模样,很是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

坊间最近已经有了不少传闻,声称当日的老帝师不过是一时失言而已,再说杨浩指责的话来路也有点问题,又不是人家翁尚书的弟子主动爆料,莫非是你杨氏的探子爬墙头听窗根得来的?那还有没有王法?

李鸿章忙于前方战事,没空继续痛打落水狗。眼瞅着在一大帮清流造势下,老匹夫有点还阳的迹象。朝中重臣纷纷上书陈情,认为如今大势波诡云谲,却还要老尚书的毕生经验来把关抓总。

据说,皇帝也有悔意,正要寻个借口重新起复呢。

总而言之,从论调上看,这些人几乎都把自己当成整个中国唯一的指望,亿万民众的大救星。好像离了他们,地球都不转了,天塌地陷的大祸就在眼前。这“为万世开太平”的良苦用心,真是令人慨叹呐。

翁同龢坐在上首,浑身放松的躺进太师椅,双眼微微闭合,不管哪一个开口,都是小幅度的点头,好像认为很有道理。

这让一群少壮派清流们倍感欢欣鼓舞,慷慨激昂的各抒己见。等一个个说得口干舌燥,抓起茶碗咕嘟嘟灌水时,老帝师这才睁开老眼,睿智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幽幽的道:“归根到底,一切问题都出在一个‘变革’之上。”

老师这是要做结论和高瞻远瞩的指示了。众人赶忙闭嘴,挺直身板作出全神贯注聆听之状。

康有为忍不住上前小半步,身子往下一弓,那姿态恭敬的无以复加。

这一日,不少人以探病为名陆续抵达东单二条胡同的翁府。除了级别太高不便出面的李鸿藻外,“翁门六子”还活着的全都聚齐。

康有为这个还没有中进士的白身,得益于最近的辛苦奔走,总算有了机会拜见老相爷。得到文廷式的告知时,兴奋的他差点昏死过去。这都能见到帝师了,下回见到皇帝还远吗?大好前程,今日可算起步了!

不过他总算知道进退,当着一群天子近臣、清流砥柱的面前,谨守本分不敢稍有逾越,老老实实站在后排,细细的品味着被翁同龢垂询时的满心欢喜滋味。同时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众人义愤填膺的议论。

“我早就说,不能放任他们乱来,如今怎么样?让李家大子少抓住机会扩军,如今几有万人之众,天下间还有谁人可治?”

“当日皇上恩准此事,也是事出无奈。如若放纵日军两路北上,只怕如今奉天不保。倘若帝陵受到惊动,你我今后还有何颜面站立朝堂?主辱臣死,此乃大事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