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领先四十年 > 第十三章 救救古建筑(补十三号)

第十三章 救救古建筑(补十三号)(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当年的谢家当家人力排众议,硬要把油坊建在这里。

不过,油坊建起来后,家族里那些反对的声音都完全消失了。

巴蜀东部,岩盐丰富,宁厂为最。

各地络绎不绝的盐商。赶着骡马,抑或带着小木船从大宁河朔流而上,来到宁厂。

谢家油坊一炮而响。声名远播,来过的盐商都晓得,顺便把油带到川陕鄂各地。

前世的巫山,生活在三区,宁厂是二区,两个区虽说序号连在一起。距离还相当远,中间隔着县城、一区。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根本就没来过这里。巫山对宁厂一点儿都不熟悉。

“这个客,谢家街可有一段历史了。”老人把长烟袋在石板上不紧不慢磕着。

这时。巫山才发现,台阶全部用石头砌的。

“不过,姓谢的没有人了。”老人的眼睛望着白云朵朵的蓝田。

谢家人一代代在宁厂沟繁衍生息,最后整个谢家街都成了谢家人的。

也不晓得是哪一年,大宁河突然发大水,天上雷光火闪,地上平地起水。

也不知道是那个年代,老谢油坊不要说在巫县的前身大宁县,就是在整个巴蜀东部都相当有名。

按说,宁厂就是一条峡沟,没有油菜籽的来源。

油坊所需的原材料油菜籽,要从五区的徐家坝、一区的鸡头坝、马镇坝、三区的羊桥坝和四区运过来。

那个年代。没有公路,肩挑背磨或者骡马托运,成了最常见的运输方式。

在宁厂开油坊,成本和在那些地方比起来,成倍增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