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384章 砍之不尽的树林

第384章 砍之不尽的树林(第2 / 9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其他人只看到治理黄河,吴潜已从治理黄河,想到了迁都的事。

此时吴潜在赵与芮眼里,已经比其他人高了一眼。

“将来无论我朝迁都到何地,运河用的最多,我朝运河承担了漕粮、漕银、军需的运输,还有商贸往来甚至官员、考生、使客流动等各种职能,维持运河的畅通可谓是我朝的国本,重中之重。”

“善。”赵与芮点头,认为吴潜非常有眼光,说的没问题。

这下其他大臣们似乎也没有反对,大宋的水驿道相当重要,别说漕粮什么,大宋现在大量的军需,火炮都得靠水驿道。

当然了,明朝也是大力花了力气的。

现场官员似乎大部份都反对吴潜的主张,许世琦更直言可先从小开始,以运河到淮河,然后再黄河,逐步渐行,这主张似乎不错,现场好多人表态支持。

但赵与芮是什么人啊,他就不怕步子大,立刻又问吴潜:“你继续说,说说你思路。”

“臣斗胆。”吴潜环视四周,沉声道:“我朝已经收复故土,还拥有了宁夏(西夏),临安城,已经不适合做为京师,以陛下之雄才伟略,将来定要迁都。”

吴潜第二句话就技惊四座,除了赵与芮,其他人都被震惊到了。

“而运河又和淮河,黄河相连相交错,他们的治理是不可分割的,当统一考虑和规划,集中治理,多点齐开,甚至还得把黄淮入海口也考虑进去,争取用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做出最好的成绩。”

不得不说吴潜相当厉害,眼光也特别看的远,他这套说法要在近三百年后,到明朝中后期时才由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来。

以前大伙治理水利,就是今天黄河出事就搞黄河,明天淮河有事,就搞淮河,过几天有官员正好在运河边上当官,就治理下运河,大伙都是各干各的。

因为迁都的事,去年就陆续有人上书,大部份人都要迁回开封,赵与芮留中不发,群臣们也不知道皇帝的意思,但目前还时不时有人上书迁都的事。

吴潜认为,皇帝赵与芮对自己不高兴做的事,肯定要驳斥甚至怒斥,当年他要收地主的税和田,官员们大力反对,结果如何?直接开杀。

所以迁都的事,皇帝虽然留中不发,但也没有驳斥,皇帝肯定在考虑。

他显然猜对了,赵与芮对他这句话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看着,示意他继续说。

同时赵与芮心里也是暗暗称赞,看看,什么叫格局,这就叫格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