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陆伍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秦时家 >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妙法莲华》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妙法莲华》(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室利房斗胆抬首,看向上首大秦始皇帝陛下,双手合十,高声郎语,无量慈悲之韵扩散,深深礼落。 此行同罗户尊者一同入大秦咸阳,最终目的便是能够令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应允他们传道。 果然如此,则浮屠之道,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通传这处东震旦之地,一如阿育王传播世尊之道的速度。 没有这位大秦始皇帝的允许,速度只会很慢很慢,虽然也好,却为何不试上一试? 收拢往昔世尊弟子入东震旦的诸多所为,见恶大秦不少,那便是拦阻之事,室利房早有所感。 一礼落下。 顺而连同身后前来的十一人尽皆双膝取下,双手交叉于头顶,眉心落在地板之上,以为诚意。 那些世尊传道者所为,的确存在。 的确是他们的罪过。 为此,他们愿意付出代价。 哪怕是生命的代价。 只要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允许他们传道,无论何种罪责,都愿意承担! “为传道。” “你等愿意付出性命的代价,有趣。” “世尊之道。” “据你等所呈文书之语,浮屠世尊也是一位智者,是一位如诸夏先贤的能仁者,能儒者,能忍者,能寂者。” “果如此,你等入诸夏,当宽厚、安和,何有纷争?” “岂不违背尔等世尊之愿?” 俯览下方以头抢地的十二位浮屠之人,始皇帝嬴政笑道。 所言! 所为! 不能够如一! 不能够知行合一! 何以取信于自己? “大秦始皇帝陛下!” “世尊感知万民生、老、病、死诸般苦,历经诸般修行,于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 “进而镇压天魔波旬,证就觉悟,臻至无上妙法。” “室利房入东震旦之地,也有一段时间,遍观此地百家修行,可知世尊之道能仁、能儒、能仁、能寂。” “世尊传法,以理劝说万民。” “我等弟子修行不足,传道心切,或有歧路,以为今日罪责,便是世尊所言之大因果。” “有当日之音,得今日我等罪责之果。” 室利房头颅未有抬起,话音缓缓,以应大秦始皇帝陛下。 “哈哈哈,你等之语,颇为有趣。” “浮屠世尊之道!” “朕知晓其人是足以和道家祖师媲美之人,于道家的妙理,朕了解不少,可为大道。” “欲要传道,让朕以观所谓世尊妙法。” “是否是真正的世尊妙法。” 这些人或许真的有传道诚意。 可……却还远远不够,始皇帝嬴政从旁侧案上取下一卷文书,那是浮屠之人进献的文书。 上面皆言世尊法门宏大,无可比拟,乃天地间第一等的无上法门。 口气倒是不小。 就是诸夏百家之中,也没有谁可自傲。 “世尊法门众多。” “有论《过去现在因果》!” “有论《修行本起》!” “有论《大般

波若》!” “有论《普曜华》!” “有论《妙法华》!” “有论《无量寿》!” “有论《阿弥陀》!” “有论《大涅槃》!” “……” “世尊于万事万道皆有法门,室利房智慧薄弱,只得一卷《妙法华》,愿语落大秦始皇帝陛下。” 室利房缓缓挺立身形,未有起身,屈膝盘坐在殿内,双手合十,周身一丝丝奇异玄光闪烁。 对于世尊法门如数家珍,世尊之道乃一等一之道,东震旦之地合当接受世尊万千法门。 “无量世尊!” “无量世尊!” “……” 身后十一位赤足光头浮屠之人亦是坐起,双手合十于身前,周身各自散发玄奇之气。 兴乐宫厅殿内,周清在侧,一直静静看着。 浮屠之道! 的确博大精深,这一点周清不怀疑,任何一位身融万物至高者之道,都是极其高深的。 都是与众非凡的。 却是……,浮屠之道现在还不是入诸夏。 何况,他们现在也不可能入诸夏,就如他们所言之因果。 待自己分教开宗完毕,之后的事情,就非自己所管了。 “《妙法华》?” “于朕一论。” 始皇帝嬴政点点头。 皇弟有语,浮屠世尊之道的确神妙,位同道家祖师一般的存在,一言一语,微言大义。 “南无世尊!” “此经入般若,通涅槃,会三乘之方便,入一乘之真实。”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修行化三脉,七轮定乾坤。 心随意转,脑后自生三脉七轮大智慧之光,双手合十身前,眉心隐现金色卍字印记。 口落世尊无上妙法之言,禅音滚滚,天地元气本能汇聚。 “何为如是我闻?” “何为大比丘?” 始皇帝嬴政奇异。 此人所语论为诸夏雅言,应是通译而来,听起来颇为有些奇怪,不由询问着。 “如是我闻,为世尊无上妙法经文之通序,世尊证就觉悟,弟子阿难问曰:世尊超脱,诸经之首,当安何语?” “世尊答曰:当安如是我闻!” “大比丘,为证悟世尊法门高深者,可为大阿罗汉,如诸夏言,皆为贤者。” 室利房应道。 缓缓而应,清晰而出,将大秦始皇帝陛下之疑问清晰落下。 “有趣。” 始皇帝嬴政摆摆手。 的确迥异于诸夏百家之道,百家之道,自己阅览,不为拦阻,而今浮屠之道,却有些艰难晦涩。 “……。” “期时,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于大众中,

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 既然对于所谓浮屠之道不太了解,艰难晦涩甚多,始皇帝嬴政不在多问,听起来的确很高深的感觉。 却……不似诸般百家之道清晰。 于治国诸夏也无太多益处一般。 归于上首帝座,以观这位护法名王受戒之师室利房,缓缓说道《妙法华》经文。 倒是品相极好。 “妙法华?” “妙法莲华?” “有趣!” “此道还行!” 周清倒是觉得这个室利房讲的还行,曾得浮屠数卷经文,对于浮屠法门有所感。 此刻室利房所语,当是岁月长河的《妙法莲华经》,归属于大乘真经法门,精深无比。 浮屠十二人入咸阳宫,无任何一位玄关,或者更高的修为。 以室利房半步玄关的层次,堪为最好,此刻语落《妙法莲华》,口吐禅音,自生卍字印记,尽管受到咸阳宫的压制,异象不显。 仍旧一道若隐若现的金色莲花缭绕散于身侧,天地元气徐徐滚动,一股股别样的浮屠真意流转。 其后的十一位浮屠之人,尽皆口中不住低语南无世尊,眉宇之间,尽皆安详沉稳。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 “大秦始皇帝陛下,此为《妙法华》一卷玄妙。” 语论《妙法华》经文,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室利房才徐徐散去脑后三脉七轮大光明,散去周身异象,待在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跟前。 凭空受到极强的压制。 一如往昔在阿育王身侧一般。 那是昊天对于王者的垂怜,却是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的气息更为浑厚。 “都起来吧。” 始皇帝嬴政都快要睡着了。 因为自己听了一炷香的时间,并无所得。 有何所得? 倒是一观皇弟,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也许那就是修行之人的想通之处,除了皇弟之外,无论是蒙毅,还是典客,都有些乏味了。 “你等所求。” “朕知晓。” “浮屠世尊之道,也却有其妙,尔等先回去吧,待朕考虑。” “典客,浮屠传道者远来孔雀之国,朕心甚慰,着有司给予赏赐。” 看向典客其人,点点头。 “多谢大秦始皇帝陛下!” 浮屠室利房双手合十,又是一礼落下。 神色无悲无喜。 “大师,这边请吧。” 典客亦是一礼落下,顺而,引领着浮屠之人出兴乐宫,离开咸阳宫,说实话,自己……也听不懂他们那些所谓的世尊之道。 “那位孔雀之国的国主阿育王真的颇喜浮屠世尊之道?” 始皇帝嬴政从帝座起身,舒展着筋骨,一炷香的时间,着

实有些累了,尤其是听得东西还不懂。 看向皇弟,笑语。 “浮屠世尊以此道身融万物,智慧上不逊色我道祖师。” “其道自有精妙,却是……一时之间,难以理解,实则……万道同源,道理修炼至高深层次,都相差不多。” 周清为之笑语,的确很有趣。 《妙法莲华》! 此经堪为大乘真经根本经文之一。 “既然郡侯有所得,那……浮屠此行进献的诸多真经,就让少府抄录一份送过去。” “传道?” “朕都不了解世尊之道所为何,如何让诸夏万民闻其道。” “早年间,浮屠入诸夏,曾有罪责加身,纵如此,他们还亲入咸阳,论道于朕,希冀传道。” “朕就不为他们的重罪了。” “传道之事,作罢!” 始皇帝嬴政一语,大秦依法治国。 异邦之道,在官府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不可能允许他们传开,若非看在他们的恭敬,早就将它们镇杀了。 “浮屠之道!” “晦涩难懂,郡侯曾语,浮屠世尊也不过等同于道家祖师一般。” “蒙毅奇异,道家祖师只留下一卷真经,何以那位浮屠世尊会留下那般多的经文。” “一卷真经,一则道理。” “一则道理,诸人感悟各不同。” 随伺于一侧的长史蒙毅近前半步,略有所感。 “哈哈哈,长史将儒家所传经文对比浮屠世尊,便可有感。” 周清大笑。 蒙毅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迷怔了。 “这……。” “蒙毅惭愧。” 闻此,蒙毅顿时明悟过来。 连忙一礼摇摇头。 是了。 真经众多,道理如一。 儒家之内,经文甚多,可核心根本还是仁礼。 “陛下,不知河西两郡那里是否有消息传来?” 孔雀之国,浮屠之人人兴乐宫觐见,紧紧是一个插曲,话语间,便是过去了,周清一礼,询问另一件事。 先前的楼兰使者觐见之时,曾说道匈奴左右贤王入乌孙。 现在,也过去数日了,不知是否有崭新消息传来。 “再等一二日。” 嬴政也一直在等待李信的消息。 可惜,还没有传来,自己派出去的人手,也没有回来复命。 ****** “室利房!” “今日一见大秦始皇帝陛下如何?” 半个时辰之后。 咸阳西城的外邦行署之中,室利房一行人在自己的小院内,汇聚一处,一位位赤足光头者周身各有玄光闪烁。 浮屠尊者罗户坐于深处,脑后自生三轮七脉十层大光明智慧之光,双手合十,周身四周,一道道金色卍字印记沉浮。 自己和一众罗汉层次的世尊弟子没有前往。 根据浮屠秘藏记载,越是国力强大的君主身边,对于他们的压力越大。 如阿育王那般的伟大君王,自己当年近前觐见,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一身实力不过发挥

出三层。 甚至于许多手段,都施展不开。 罗汉层次亦是一样,也会受到极强压制。 也就如室利房这般的修为境界,刚刚好。 “尊者!” “或许……有些艰难。” 待在护法名王身边多年,对于这位大秦始皇帝陛下虽不了解,可自己了解君王,了解他们的言外之意。 果然大秦始皇帝允许他们传道,那处大殿之内,就会有明言的。 偏生,没有任何言语落下。 或许是先前的世尊传道者见恶于这位始皇帝陛下。 或许是世尊之道本身的……,不,世尊之道精妙非凡,如何会有瑕疵? “可是那位武真郡侯拦阻?” 罗户再问。 当初和自己交手的那位道家尊者,真正身份是大秦现在的武真郡侯,入咸阳以来,对其人了解更加清楚了。 位高权重! 大秦始皇帝陛下异母弟! 一言一行,对于这位始皇帝都有很大影响,他不喜世尊之道,果然拦阻,当是他们的灾难。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